绿豆,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用豆科作物,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提升绿豆的产量与品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深入分析绿豆的高效种植方法策略。
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种原则
绿豆不仅营养丰富,且具有抗旱、耐瘠薄、固氮养地等特点,适应范围广,生育期短,适宜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
①选择绿豆品种时,考虑当地气候和种植方式。早熟品种适合密植,晚熟品种适合稀植。选择抗病、抗旱、抗倒伏且稳产的品种。挑选籽粒饱满、外观圆鼓、大小均匀的种子,避免使用退化或保存不当的种子。优质商品种子通常纯度和发芽率高,如“潍绿”、“绿丰”、“白绿”系列。
②种子质量对发芽和产量至关重要。关注种子纯度、净度、发芽率和水分含量。种子纯度和净度应超过98%,发芽率应超过95%。
③绿豆不宜重茬种植,以免影响生长和产量品质。轮作和套种是关键,可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交替种植。单作种植后,2-3年内避免在同一地块重复种植绿豆。轮作有助于减少病虫害,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为绿豆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绿豆种子处理技术
①晒种。晒种是绿豆种子处理的第一步,也是提高种子活力的有效手段。在播种前的晴天,将绿豆种子薄薄地摊在席子或干净的场地上,晒1-2天。晒种时要勤翻动种子,使之晒得均匀,避免局部过热。晒种可以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部分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②选种。选种是确保种子质量的关键环节。利用风、水、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秕粒、小粒、杂粒及杂物,选留干净、粒大、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秕粒和小粒种子发芽率低,且易形成弱苗,影响产量。因此,选种时务必严格把关,确保种子的质量。
③擦种。擦种是处理硬实绿豆种子的有效方法。硬实种子种皮厚且坚硬,透水性差,发芽困难。机械摩擦可破损种皮,提高吸水能力,促进发芽。选择合适设备进行擦种,防止损伤种子。通常,擦种后应立即播种,防止种子失活。
④包衣、拌种或浸种包衣、拌种和浸种是提升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方法。在贫瘠土地上,每亩施用50-100g根瘤菌或0.3g钼酸铵拌种可增产。高产地块使用3%增产菌拌种效果更佳。这些处理不仅提高产量,还能增强种子抗逆性和减少病虫害。浸种时,将种子在20-30℃温水中浸泡6-10小时,期间需每日换水以防发酵。浸泡后的种子应置于透气容器中保持湿润,并每日冲洗以保持清洁。避免将种子置于光照下,以免影响发芽和幼苗生长。
精细整地
土壤选择与条件
绿豆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为高产优质,最好选肥沃、排水好的土壤。土壤pH值宜在6.0-7.5;避免碱性土壤和易涝地块,也避免连续种植。具备灌溉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尤其是岗地,是理想的种植环境。
土壤深耕与细作
播种前需对土壤进行深耕细作,深度应达到15-25厘米。深耕有助于消灭土壤深处的害虫和杂草种子,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
精细整地,保住墒情
通常在秋季进行精细的翻耕作业,而到了春季则要适时地耙地、劳作、拖平土地,并进行打垄。
基肥施用
①有机肥。有机肥是绿豆种植的首选底肥,它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常见的有机肥有牛粪、羊粪、猪粪等动物粪便,以及秸秆、稻草等植物残体。使用前需经过充分腐熟,以避免烧伤绿豆根系。
②复合肥。复合肥含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能满足绿豆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不同需求。选择复合肥时,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绿豆的生长习性来合理搭配。
③其他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肥等,也可作为基肥施用,以增加土壤养分。
④施肥量。基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绿豆品种及产量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来说,每亩可施入农家肥1.5亩或更多,同时配合适量的复合肥。
⑤施肥方法。在整地前,结合整地操作将基肥均匀撒施于地块中,然后翻耕入土,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施肥时要注意施肥均匀,避免部分土壤中肥料充足而部分土壤中肥料缺乏。
⑥注意事项。基肥施用时要避免与绿豆种子直接接触,以免烧伤种子或幼苗;在施肥前,应对肥料进行充分腐熟或处理,以消除肥料中的有害物质和病菌。
土壤处理与调整
对于酸性土壤,可以通过施加石灰来提高pH值,使其达到适宜的范围。 如果土壤板结或土坷垃太多,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的现象,因此应精细整地,使土壤疏松,蓄水保墒。
科学播种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绿豆是喜温作物,春播或夏播均可。春季播种应在最后一次霜冻后,通常4-5月;夏季播种避开高温期,可选6-7月。春季不宜过早播种,以免影响存活率和质量;夏季适当早播,可利用高温多雨条件提高产量。
确定播种方式与密度
绿豆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时,种子撒播田间,行距4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穴3-5粒,深度3-5厘米,覆土压实。育苗移栽则先在小盆或育苗盘育苗,幼苗长出2-3片真叶后移植大田。播种密度视种植方式和土壤条件而定,适当密植有助于提高产量。
播种后的田间管理
间苗与定苗
①间苗。时机:间苗通常在绿豆长出第1片复叶后进行,对于平地栽培的绿豆,一般是2叶1心时进行间苗;垄作绿豆需要在1叶期就得间苗。间苗的方法:间苗时,应去除病、弱、小和过密的苗,保留健壮的幼苗,以确保植株间的合理间距,避免过于拥挤。
②定苗。定苗的时机:定苗在绿豆的第2片复叶展开后进行,对于平地栽培的绿豆,4叶时定苗;垄作绿豆则需要在2叶期就得定苗。定苗的方法:定苗时,根据既定的株距,留下健壮、生长一致的幼苗,去除多余的弱苗和杂苗,以确保绿豆植株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生长。
③注意事项。在间苗和定苗时,应小心操作,避免损伤保留的幼苗。间苗和定苗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减少杂草对绿豆的竞争,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绿豆根系的生长。可以根据绿豆的生长情况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水肥管理,以满足绿豆生长的需求。
追肥
①幼苗期追肥。绿豆播种完成后,幼苗需要充足的肥料供应以促进根系和茎叶的生长,从而实现丰产。在这期间,应施入足量的氮肥和复合肥,每亩约10kg,可以增快绿豆幼苗的生长速度。
②花期和结荚期追肥。绿豆在花期和结荚期对磷、钾肥的需求增加,以提高开花质量和豆荚的饱满度。施肥时,应随水灌根,确保肥料得到充分吸收。同时,可以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钙、镁肥等,以显著提升绿豆的产量。
③追肥原则与方法。追肥应遵循以农家肥为主、无机肥为辅的原则,混合施用农家肥和无机肥,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均衡;如果没有农家肥,必须施用氮肥时,应尽量选择三元素复合肥,以便绿豆植株能够从土壤中得到均衡的营养成分;追肥时应施匀,避免部分土壤中肥料充足而部分缺乏,确保绿豆植株周围有足够的肥料供应。
④注意事项。在追肥过程中,应注意根据绿豆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灵活调整施肥量和施肥种类。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绿豆品质下降。同时,应密切关注绿豆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绿豆健康生长。
除草
①除草剂的选择。选择性除草剂:针对绿豆地的阔叶草,推荐使用选择性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以针对特定类型的植物,如阔叶草,进行杀灭,而对绿豆作物影响较小。环保型除草剂:为了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残留,可以选择环保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通常具有低毒性、易降解的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较小。
②使用技巧及注意事项。使用除草剂时,务必按照产品说明和建议的剂量进行使用。过量使用可能会对绿豆作物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作物死亡。同时,避免将除草剂喷洒到非目标植物上,以免误伤其他作物。
③使用时机。除草剂的使用时机也非常关键。一般在阔叶草刚刚萌发或生长旺盛期使用效果最佳。此时,阔叶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较高,除草效果较好。避免在绿豆作物生长旺盛期或开花结实期使用除草剂,以免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④轮换使用。化学除草配方主要有24%烯草酮50-60mL+(威霸)6.9%精恶唑禾草灵60-80mL+48%苯达松180-200mL;24%烯草酮50-6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30-40mL+25%氟磺胺草醚80-100mL;10%精奎禾灵60-80mL+10.8%高效氟吡甲禾灵40-50mL+10%乙羧氟草醚乳油40-60mL。为了避免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药性,建议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这样可以提高除草效果,减少杂草复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