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品牌这一概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熟悉和共同关注的‘热词’,不同的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建共享的价值符号。”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品牌农业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专题研讨会现场,中国农经学会品牌农业专委会主任、黑龙江农业品牌岗位体系首席专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李翠霞表示,从农业品牌到品牌农业的发展,标志着我国农业发展已经从特色农产品的价值营销转变为农业产业的整体价值重塑,意味着我国农业政策从保障和推动微观主体的效益提升转变为确保微观主体效益基础上的农业产业的系统效益重构,代表着我国农业发展生态从国内的产品、企业、区域品牌市场化竞争转变为中国品牌农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的协同关系重建。
从农业品牌到品牌农业,黑龙江点“绿”成金,不断激发绿色食品产业振兴源动力。以农业区域公用品牌“黑土优品”等龙江好物为例,龙江独特的“冷资源”涵养出一大批“热产业”。而“热产业”的背后仍需“冷思考”。
会议现场,大咖云集。李翠霞围绕如何聚焦农业现代化主要标志的品牌化,回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求;如何聚焦品牌中国在农业领域的实践创新,回应“品牌中国”“四个农业”的发展要求;如何聚焦北大荒现代农业“三大一航母”的功能实现,回应“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需求等内容和与会专家学者畅谈心得,并就专委会成立后将如何服务龙江农业经济,靶向破题、精准施策,为黑龙江省农业品牌和全国品牌农业发展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人才供给库进行了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