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随着轰隆隆的开闸声,27万尾红尾鱼、5万尾赤梢鱼苗伴随着水流进入牡丹江上游。
记者从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科获悉,此次行动是为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十四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黑龙江省2024年水生生物增殖而进行的放流工作,该举措有效地促进牡丹江市水域生态文明和现代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4年,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牡丹江市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主要用于牡丹江上游和绥芬河公共自然水域渔业增殖放流,按照国家、省里有关安排和要求,引导牡丹江市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加快恢复渔业种群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促进渔业资源保护利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健康发展。除本次放流外,明年4月还将在东宁市绥芬河流域放流大马哈鱼25万尾。”牡丹江市农业农村局渔业科工作人员介绍说。
鱼苗随着水流被冲入牡丹江,在浅滩适应了一下后,迅速形成鱼群,在水里游弋,看上去活力满满。据了解,近五年来,牡丹江市开展了多次增殖放流行动,共放流育苗超百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