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秋季的山坡上,红彤彤的小苹果、紫莹莹的李子、黄澄澄的梨等各类寒地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丰收的果园里,慕名前来采摘的游客们欢声笑语,边采摘边品尝着甜美的果实。
在海林市山市镇西街尖山子村的百果园里,果农们正抢抓时机进行采收,因为果子好,靠口口相传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来自绥芬河市的游客夏汉雪举着手机对着果树拍照:“这李子可甜了,你们谁想要?我多摘点给你们带回去!”她笑盈盈地说:“其实,我也是听亲戚说,这边的果园好玩、果子好吃,我来了一看,真是李子又大又甜,这回来了是收获满满。”
现场,游客们热热闹闹地采摘,情不自禁地在山头唱起了山歌。这边,果农们也将采收下来的水果打包装车运往全国各地。百果园负责人刘福玉说:“果园今年是个丰收年,你看,真是硕果累累,而且游客络绎不绝。”
牡丹江市东安区兴隆镇西村种植的吉胜李子、龙丰果、鸡心果等陆续成熟,村民正在忙着摘果。西村共种植寒地果3000亩,品种达15种,有龙丰果、123果、龙冠果、鸡心果、吉胜李子等。寒地果产业已经成为该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全村着力推动寒地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附近村民、来自牡丹江的市民也将秋天的果园当成摄影、旅游的好地点,争相来这里采摘。置身果园,茂盛的枝叶间,红彤彤的吉胜李子散发着阵阵香甜,饱满水嫩,着实醉人心。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林口县柳树镇的万亩寒地果园,龙丰、锦绣海棠、金香水梨、桃李子和新疆十五号苹果等品种陆续成熟,果园年产量预计在1000万斤左右。2022年,柳树镇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帮助果农推介万亩寒地果成功“出圈”,将果园农业和文旅结合起来,打造了休闲度假、餐饮、农旅露营地,实现了利润翻倍。
而宁安市江南乡东安村,创新推出了移动果树的种植销售模式。“在果成熟的时候,将移动果树拉到景区景点去,让游客现场采摘,也可以将整棵果树买下。”种植户鲁忠清介绍说,“分不同的品种和品质,一棵果树大概售价在200-400元不等。”
移动果树项目是宁安市近几年在逐步谋划的项目,得益于移动果树的可移动性,可以随时随地自成景区,让果树“走出去”,使消费者吃到第一口新鲜的寒地果。目前苗木基地已经培育出6万株移动果树,积极和各景区景点沟通,在景区景点打造独立的果树景观,同时和城市广场接洽,打造城市果园,让城市的消费者不用走进果园就能采摘新鲜的寒地果。
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宁安市不断推出各式发展新模式,结合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开办渔猎节、开镰节等具有特色的文旅活动,在今年5月份果树开花的时候,宁安市开办赏花节,吸引了大批游客。
如今,该村正围绕寒地果收获季开展采摘节,通过春花、秋采等活动,持续搅热果园经济,也带动了文旅产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