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正式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准,被确立为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志着友谊农场在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彰显了其在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应用取得了卓越成就。
近年来,友谊农场秉持“科技兴农、科技富农”的发展理念,通过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人才培养等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位于友谊农场第五管理区,面积2000亩。该基地引进了包括作物长势全景监控设备、小型气象站、土壤墒情传感器、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仪、智能叶龄诊断仪和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在内的30余套高科技设备,实现了田间管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通过手机和电脑等终端设备,基地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获取农田的各项数据和信息,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这一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更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力量。
作为现代农业的先锋阵地,友谊农场一直致力于引进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为此,友谊农场持续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农垦科学院、垦丰种业等科研院校企战略合作,共同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径。
合作过程中,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积极试验示范推广了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新技术,包括电控气吹精量播种、变量施肥、水肥一体化、缩垄增密技术、种子二次包衣、赤眼蜂防治以及无人机巡田等。这些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2024年,友谊农场实现粮食总产18.18亿斤,实现二十一连丰。同时,友谊农场还成功获得了21项专利、3项地方标准、5项企业标准和2024年黑龙江主推技术2项,并引进了5个新品种,对现代农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友谊农场管理人员和种植户的综合素质,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打造了3处培训、展示场所。2024年,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接待各级专家、学者现场参观和技术指导30余次,并组织农场管理人员、种植户围绕玉米、大豆产能提升集中培训3次,培训人数达1500余人次。
通过开展“我是高产王”劳动竞赛,示范带动作用显著。在“2024年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提升劳动竞赛”中,玉米最高单产1029.6公斤,首次突破吨粮;大豆最高单产306.67公斤,连续两年突破300公斤。
未来,友谊农场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工作,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实现农业强国目标贡献友谊农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