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Aquatic fisheries
水产渔业
水产渔业 您的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基于生物学特性的鲫鱼高产高效养殖技术
2025-07-05编辑:作者:程卫方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1、养殖前的准备

①池塘选址与规划建造

鲫鱼养殖池塘的选址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池塘选址过程中,一定要确保周边的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无污染,pH值在6.5~8.5之间,水源稳定,流量充足,能够满足养殖需求,要求水温在15~30℃。交通便利,避免靠近污染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渗透性适中,不易发生水土流失,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有利于鲫鱼生长。池塘在规划建造过程中建议池塘面积为15~75hm2,长方形或椭圆形最佳,池塘深度1.5~2.5m,底部坡度1∶2~1∶3,四周设防逃网,防止鲫鱼外逃,池塘底部铺设防渗膜,防止土壤污染。进水口设过滤网,位于池塘的最高处,防止杂物进入,排水口设排水沟,位于池塘的最低处,便于排水。在池塘内设置增氧机、微孔增氧器等增氧设备,配置好饲料投放系统。一般情况下防逃网高度1.5m,防渗膜厚度0.5mm,进水口过滤网孔径0.5mm,排水沟宽度0.5m,增氧机功率1.5kW/667m2

②池塘清塘消毒

每年冬季,待鱼出池后进行清塘,此时水温较低,有利于病原体的消灭,将池塘水排干或留水深5~10cm,检查池塘堤坝,如有损坏,及时修补加固,清除池塘边沿的杂草,保持池塘周围环境整洁,挖去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留下底泥10~15cm,让池底冰冻日晒1星期左右,以改善通气条件,加速有机物质转化为营养盐类,消灭病虫害。养殖之前要做好池塘消毒工作,推荐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氨水等。干法清塘时一般用生石灰50~75kg/667m2,将生石灰放入水坑中溶化,然后均匀泼洒全池。带水清塘通常每亩用生石灰125~150kg,将生石灰放入水缸或木桶中乳化后,均匀泼洒全池,也可以按照每立方米水20g漂白粉的用量,先将漂白粉加适量水溶化后,立即用木瓢遍洒全池,或者用氨水12~13kg/667m2,将其稀释成300~500倍的水溶液均匀泼洒全池。在清塘后的第2天,用铁耙将塘底淤泥耙动一遍,使生石灰与底泥充分混合。清塘消毒后需等待7~10d,让消毒药物充分发挥作用,在放养鲫鱼前,检查池塘水质,确保水质符合鲫鱼养殖要求。

③鱼种的选择和引进

在鲫鱼养殖管理过程中要确保所选择的鱼种体型匀称,无畸形和病变、游动灵活、鳞片完整,无脱落现象、口腔清洁,无溃疡或肿胀、眼睛清澈,无白浊或红肿、成活率≥90%、无有害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纯种,无杂交现象、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在鱼种选择之前了解养殖池塘的水质、温度、溶氧等条件,选择适合该环境、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优良的品种。同时从信誉良好的渔场或研究机构购买鱼种,引进之前检查鱼种的健康状况,并索取相关检疫证明。引种时机一般在春季(3~4月)或秋季(9~10月)引种为宜,根据养殖池塘面积和预期产量投放鱼种500~1000尾/667m2,运输过程中采用充氧塑料桶或运输车运输,时间不宜过长,并保证水温和溶氧稳定,鱼种到达池塘后,先将运输容器浸泡在池塘水中,逐渐平衡水温。

2、科学放养

鲫鱼放养前的鱼体消毒是确保养殖成功和鱼类健康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消毒处理,能够杀灭鱼体表面的病原体,预防鱼病的发生,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风险,提高鱼类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消毒之前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食盐、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碘制剂等,要确保消毒容器应足够大,以便鱼种能够自由游动,根据鱼种数量和容器体积,计算所需消毒剂的量。新引进的鱼群首先应该放入暂养池中,观察鱼种状况,确保其健康无病,推荐使用5%的食盐水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将鱼种放入消毒容器中,缓慢加入消毒液,确保鱼种完全浸没,浸洗时间一般为15~20min,浸洗过程中,注意观察鱼种反应,如发现鱼种出现异常(如浮头、翻肚等),应立即停止浸洗,将鱼种移出消毒液,浸洗结束后,将鱼种移出消毒液,用清水冲洗鱼体,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将鱼种放入清水中暂养一段时间,观察鱼种状况,确保其恢复正常。鲫鱼的放养时间一般在5~6月份,放养之前做好水体的培肥工作,通常施入完全发酵的鸡粪300~500kg/667m2,当水体呈现出云朵状的青绿色或灰白色时,便可以进行鱼苗的投放了。

鱼苗在投放过程中要选择健康活泼规格大小均匀的鲫鱼鱼苗,结合池塘面积和养殖比例,科学投放鱼苗。为切实提高水体的利用效率,保障水质的安全,在鲫鱼鱼苗投放过程中还可以投放一定量的花白鲢,一般按照鲫鱼和花白鲢8∶2的比例进行投放,每亩鲫鱼的投放量控制在500尾,除混养部分鲢鱼品种之外,鲫鱼在养殖管理过程中不能够和其他底层鱼类混合养殖。

3、科学投喂鱼苗

鱼苗下塘后,每天投喂4次,分别在早上、中午、下午和傍晚进行,初期投喂以豆浆为主,用黄豆3~4kg/667m2,将黄豆浸泡8~12h,然后磨成豆浆,将豆浆均匀泼洒在池塘中,避免直接泼在鱼苗身上,观察鱼苗摄食情况,适时调整投喂量。幼鱼阶段(幼苗阶段)可以按照豆饼50%、鱼粉10%、麦麸38.7%、骨粉0.5%、食盐0.5%、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0.1%进行饲料搭配,每天投喂4~6次,每天投喂量为鲫鱼体重的10%,量以鱼在5~10min内吃完为宜,避免过量投喂,将饲料均匀撒在池塘表面,让鱼自由摄食。成鱼阶段饲料配方可以按照豆饼48.7%、鱼粉10%、麦麸40%、骨粉1%、食盐0.5%、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0.1%进行搭配,每天投喂2~3次,每次投喂量以鱼在10~15min内吃完为宜,通常为成年鱼体重的3%,均匀地将饲料撒布于池塘表面,使鱼群能够自由摄取食物。

4、鲫鱼日常养殖管理

鲫鱼是一种耐受性较强的鱼类,对水质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为了保证其健康生长和繁殖,水体中最适宜的溶解氧浓度为5~7mg/L,低于4mg/L会影响鱼类的呼吸和生长,低于2mg/L会导致鱼类死亡,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5,低于6.0或高于9.0会影响鱼类的生理活动和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5℃,水体硬度范围控制在80~300mg/L,透明度40~50cm,氨氮浓度应低于0.5mg/L,亚硝酸盐浓度应低于0.1mg/L。结合上述要求,要注重做好水质的调控工作,根据池塘水质状况,一般每周更换1/3~1/2的水量,在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通常每周更换1~2次,每次换水1/3~1/2。换水前提前准备清洁的淡水,在更换过程中,逐步降低池塘水位,同时缓慢加入新水,避免水温骤变。注意观察鱼的行为,避免鱼因应激反应而出现异常。此外还需要注重做好水体消毒工作,推荐使用生石灰,使用量为30~50kg/667m2进行全池泼洒或者使用漂白粉,用量为4~5kg/667m2。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消毒剂溶解于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将消毒剂均匀泼洒于池塘中,注意避免直接泼洒在鱼身上,消毒时间为24~48h。水体消毒工作开展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水质监测,通常每间隔2~3周检测池塘水质,重点检测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夏秋季节定期开启增氧机,保证池塘溶氧充足,在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增加增氧次数,可实行24h增氧作业。另外在水质调控期间,为了保证水质的品质,还可以选择使用益生菌进行水质调控,推荐使用EM菌,使用300~500g/667m2进行全池泼洒,增强水体中有益菌群数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