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Breeding technology
养殖技术
养殖技术 您的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告别零散经验!桑蚕饲育全套体系化技术,让每一步养殖都有章可循
2025-07-10编辑:作者:毛妍茹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桑蚕7.jpg

一、养蚕准备

1、农资准备

根据桑树长势、气候环境变化、桑园条件、蚕房条件和劳动力配置情况,合理安排春蚕饲育工作,准备好重要农资,包括蚕种、农药、肥料、蚕具、蚕药等物资。

2、蚕种准备

准备优良蚕品种,要求蚕品种经过国家或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经过蚕种质检站检验合格。如春季蚕种选择多丝量春用品种,以保证蚕种质量。

3、蚕前消毒

养蚕前需彻底消毒蚕室和蚕具,通常在养蚕前7天使用1%有效氯浓度的漂白粉溶液,每百平方米喷洒50kg稀释药液,均匀喷洒于蚕室四壁和地面。消毒后关闭门窗保持室内湿润30分钟,然后清洗并重复消毒,确保“二消一洗”。蚕匾、蚕网等用品需浸泡消毒后清洗,并户外暴晒,以确保无病害养殖。

二、补催青

早晨或傍晚领种,消毒运种工具后平放蚕种,避免堆压。运输中防雨遮光,避免剧烈振动。领回后,将蚕种置于21℃小蚕室,蚕卵平铺不重叠。覆盖小蚕网和潮湿蚕箔,再盖黑色湿布遮光。次日早晨感光收蚁,若蚕种未转青,继续遮光至第3天。蚕种处理后关闭门窗,室内温度升至24℃,次日午夜再升至25.5℃进行补催青。

桑蚕3.jpg

三、收蚁

1、收蚁准备

收蚁前采足收蚁用桑,采集叶色黄中带绿的第2-3叶位的桑叶,采叶量是蚁量20倍,在收蚁时切好备用蚁量6倍的桑叶;收蚁前调整蚕室温度,控制在24℃,干湿差为2.2℃。

2、收蚁时间

收蚁当日早5点-6点期间揭开湿布和蚕箔后感光,春蚕在上午8点-9点前收蚁,饲育量大的共育室需分批次完成收蚁,每批次控制在300张以内。

3、收蚁方法

(1)网收法:在孵化蚕种上铺小蚕网,待蚁蚕孵化后撒上桑叶。15-20分钟后,蚁蚕爬到网上,移至铺有白纸或塑料薄膜的空蚕箱中。调整蚕座,确保蚁蚕均匀分布。

(2)绵纸吸引法:覆盖两层绵纸在蚁蚕上,撒桑叶吸引。15-20分钟后,蚁蚕爬到桑叶上,移除绵纸和桑叶,将下层绵纸连同蚕放入空蚕箱内。整理蚕座,确保蚁蚕均匀分布。

(3)倒伏桑引法:切桑叶铺在蚕座纸上,孵化蚕种卵面朝下放置并覆盖桑叶。15-20分钟后,蚁蚕爬到桑叶上,揭掉蚕种纸。整理蚕座,扩大面积,确保蚁蚕均匀分布。

4、收蚁后处理

(1)孵化不齐

蚕种若是1天内未能完全孵化,则应分批收蚁,采取遮光的方式保护好未孵化的蚕种,待到次日早上感光,以此来促使蚕种孵化整齐。

(2)给桑定座

收蚁之后要及时给桑,操作时要边吸引蚁蚕边给桑,以此来缩短收蚁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首次给桑要保证均匀,确保用桑量充足,先不定座,待到收蚁结束后,在第2次给桑前,向桑座上撒布防僵粉对蚁体进行消毒,随后整理蚕座,扩大蚕座的面积,使孵化后的蚁蚕均匀分布于蚕座上。

四、大小蚕饲养

根据蚕生长发育龄期将其分为小蚕期(1-3龄)和大蚕期(4-5龄),对不同龄期的蚕采用不同的饲育技术方法。

桑蚕1.jpg

1、全龄饲育技术操作标准

(1)1龄期饲育技术标准:温度27-28℃,眠中26-27℃,干湿差0.5℃。使用嫩绿色3-4位叶,春、夏、秋季给桑量分别为2.5kg、1.5kg、1.5kg,每天喂3次。桑叶切成小块,及时补充。1龄期不除沙,保湿,适当换气,每天扩座3次,蚕座面积1.1-1.4㎡。止桑和饷食时间分别在就眠90%和收蚁后进行。持续约80小时,食桑58小时,眠中22小时。

(2)2龄期饲育技术标准:温度26-27℃,眠中25-26℃,干湿差1℃;用绿色渐浓的4-5位叶,春、夏、秋季给桑量分别为12kg、10kg、10kg,每日给桑3次;桑叶制备成方块叶;2龄期除沙2次,保湿,略开窗换气;每日扩座3次,蚕座面积2.2-2.8㎡;止桑时间为就眠90%,饷食时间为起眠100%;持续约70小时,食桑48小时,眠中22小时。

(3)3龄期饲育技术标准:温度25-26℃,眠中24-25℃,干湿差1.5℃;用浓绿色的三眼叶,春、夏、秋季给桑量分别为16kg、14kg、14kg,每日给桑3次;给桑形式为鸡爪叶或三眼叶;3龄期除沙3次,保湿,经常开窗换气;每日扩座3次,蚕座面积6.8-7㎡;止桑时间为就眠95%,饷食时间为起眠98%;持续约98小时,食桑74小时,眠中24小时。

(4)4龄期饲育技术标准:温度24-25℃,眠中23-24℃,干湿差3℃;用无泥沙、无虫害的成熟片叶,春、夏、秋季给桑量分别为50kg、35kg、40kg,每日给桑4次;给桑形式为片叶或三眼叶;4龄期除沙3次,经常开窗换气;每日扩座4次,蚕座面积14.5-16㎡;止桑时间为就眠95%,饷食时间为起眠96%;持续约141小时,食桑96小时,眠中45小时。

(5)5龄期饲育技术标准:温度23-24℃,干湿差4℃;用无泥沙、无虫害的叶片或枝条叶,春、夏、秋季给桑量分别为580kg、400kg、490kg,每日给桑4次;给桑形式为片叶或条叶;5龄期除沙2次,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每日扩座,蚕座面积30-40㎡;止桑时间为上蔟,饷食时间为起眠90%;持续约216小时。

2、桑蚕配合饲料小蚕饲育技术

(1)制备桑蚕配合饲料

桑蚕配合饲料分为颗粒和粉体两种。颗粒饲料制备方法:喂蚕前10分钟,将颗粒饲料与水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放置10分钟,待饲料吸水后喂食。粉体饲料制备方法:提前1-2天调制,按比例混合饲料和水,放入保鲜袋中,厚度3cm,封口后蒸煮50分钟,冷却至常温后喂食。湿体饲料可保存于消毒容器中,常温下最多3天,冷藏可保存15天。

(2)给料方法

1龄期每张蚕种的干料用量为0.5kg,收蚁给料1次;2龄期干料用料为1-1.4kg,饷食给料1次;3龄期干料用量为3.5-4.5kg,饷食给料1次,48h扩座后补料1次。在给料时,将饲料均匀撒在蚕座上,使用蚕筷将饲料均匀摊铺开来,单层堆放饲料即可。

(3)蚕座

不同龄期蚕座面积有所不同,采用无边框的蚕座饲育时需要在四周区域预留出10cm,蚕座面积标准为:①采用颗粒饲料的1龄蚕座面积为0.5-0.8㎡/张种,2龄蚕座面积为1.2-1.5㎡/张种,3龄蚕座面积为4-4.5㎡/张种。②采用粉体饲料的1龄蚕座面积为0.3-0.5㎡/张种,2龄蚕座面积为1.2-1.5㎡/张种,3龄蚕座面积为3.5-4.5㎡/张种。

(4)均座

采用颗粒饲料饲育无需均座,采用粉体饲料饲育需要均座,均座方法如下:收蚁后2-4h均座1次,用蚕筷夹起较密处蚁蚕和饲料,放到蚁蚕较少的部位,在饲料不足的部位添加新饲料;2龄蚕饷食后3-4h进行均座。

(5)扩座

采用颗粒饲料时无需扩座,只需要在给料时将饲料均匀撒到蚕座面积上即可,蚕自动爬到饲料上。采用粉体饲料需要人工扩座,将较密处的饲料条和蚕夹到蚕座四周,再填补新的饲料。

(6)分匾

1龄蚕无需分匾,2龄蚕和3龄蚕需要分匾,在蚕座上加小蚕网2张,小蚕网面积为蚕座面积1/2,在小蚕网上加入饲料,待蚕上到小蚕网后再提网、除沙,进行分匾。分匾后,向四周均匀扒开蚕和饲料,并补充新饲料,以达到蚕座面积要求。

桑蚕2.jpg

(7)眠起处理

在见眠之后的5-6h保持室内干燥,进行换气排湿,在眠起时撒入防腐消毒剂。当起蚕达到95%时,可以进行饷食给料。

(8)改喂桑叶处理

当下一龄改喂桑叶时,需要在喂食前撒入石灰粉。如果3龄时改喂桑叶,需切叶喂食,加网均匀撒布桑叶,2-4h后提网除沙,淘汰掉弱小蚕。

3、大蚕饲育技术

4龄蚕在最后一次休眠和蜕皮时的呼吸量大,对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需加强室内通风排气,保持空气新鲜、光线均匀。蚕蜕皮后,近90%的蚕头部呈淡褐色为饷食适期,需及时补充新鲜桑叶。在大蚕饲育中,要做到良桑饱食、蚕座稀疏、勤撒石灰,调节好适应大蚕生长发育的室内温湿度。

五、桑叶贮藏

对小蚕和大蚕用叶采用不同的保鲜贮藏方法,具体包括:

1、缸贮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蚕饲育,准备好缸、气笼、竹垫用具,将气笼放入缸内,缸底盛入清水,水上放置竹垫,在竹垫上整理桑叶,叶柄朝向下方,将其盘放到气笼四周。为保证桑叶的新鲜度,在缸面上盖湿布。

2、畦贮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蚕饲育,在贮桑室内抖松桑叶,将桑叶堆放成畦状,堆放厚度不得大于40cm,在畦之间留出一定空隙,并将湿布覆盖到桑叶上,以保持桑叶新鲜度。每日倒畦3次,起到散热作用。

六、蔟中管理

每天进行一次蚕体消毒,处理病死和淘汰的蚕,防止交叉感染。5龄蚕7-8天成熟,食欲减退、体躯缩短、昂首是熟蚕特征,也是上蔟最佳时期。利用熟蚕习性自动上蔟,放置网格蚕蔟,大部分熟蚕爬到后,悬空挂起避免污染。上蔟24小时后蚕定位营茧,加强管理,包括:

1、温度管理

上蔟初期控制温度在25.5℃,整个结茧至收茧过程保持23-24℃,低温时升温,排湿,高温时通风降温。

2、湿度管理

保持60%-75%相对湿度,干湿差控制在2.5-3℃。高温多湿时通风排湿,低温多湿时先升温再排湿。

3、通风与光线管理

上蔟时避免强风直吹,24小时后通风换气,闷热多湿时用风扇通风。熟蚕背光,保持光线暗淡,避免强光。

七、采茧

待蚕化蛹之后,当蛹体变成黄褐色时为最佳采茧时期。一般情况下,春蚕上蔟7d、夏蚕上蔟6d、秋蚕上蔟6d时可以采茧。在采茧过程中,可以按照上蔟的先后顺序安排采茧顺序,采茧时需去除死茧、烂茧,遵循轻采轻放原则,以保证茧的质量;采用分类存放方式,将茧按照上茧、次茧、双宫、黄斑、薄皮、烂茧进行分类,分类后放到通风处排湿。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