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官方网站!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Fertilizing pesticides
种肥农药
种肥农药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肥农药
“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施肥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5-02-06编辑:作者:来源:本站网 返回列表


土壤肥料1.jpg

一、“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施肥的优势

提升土壤有机质和肥力,"绿肥+有机肥+配方肥"组合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增加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分级显示,15%以上为优质土壤。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绿肥作物有机质含量高,可直接翻压使用;北方平原地区绿肥作物有机质含量低,需腐熟后施用。此技术同时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化肥成本。尽管传统施肥模式存在肥料利用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但"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模式通过提高土壤有机质和肥力,增强作物抗病能力,是一种更高效的施肥方式。

二、“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施肥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施肥方面存在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过量使用氮肥,养分比例失衡,以及施肥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方法。例如,玉米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不同,但实际施肥往往未能根据这些需求调整。配方肥的不当使用也影响了肥料效果,农户在施肥时未能根据作物品种、土壤和气候条件合理配比。此外,农民对科学施肥知识认识不足,传统化肥使用过多,有机肥施用不当,导致土壤问题和肥料利用率低。

土壤肥料2.jpg

三、“绿肥+有机肥+配方肥”施肥措施

1、种植绿肥与其他作物轮作

绿肥作物的种植通过轮作、间作套种和复种等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土壤肥力,减少肥料使用。轮作和间作套种对提升土壤质量、改良结构、增加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至关重要。轮作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肥力,但需合理安排不同绿肥作物以避免土壤恶化。间作套种通过作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减少肥料和劳动力成本。复种模式利用绿肥作物固氮和肥田草生作用,延长作物生长季节,提高地力和光能资源利用,实现绿肥与粮食或经济作物的合理轮作,解决养分和品种匹配问题。

2、施用有机肥料

绿肥作物需大量氮素及磷钾养分,施用有机肥时应注意:①施足基肥,以农家粪尿为主,其次是堆肥和人粪尿;②早施追肥,结合浇水进行;③多施有机肥,配合化肥使用;④其他绿肥也应合理施用有机肥。绿肥作物需肥量大,应根据土壤状况合理施肥,可施用有机肥或化肥作为基肥。

3、补充微量元素,确定施肥量

植物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包括锰、铜、铁、锌、硼、钼等,这些元素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缺乏这些元素会导致生长问题,如缺锰导致生长缓慢和畸形,缺铜影响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缺锌使叶片变黄变厚,缺钼影响固氮作用,缺铁导致叶片黄化,缺硼导致花器畸形。栽培时需注意补充这些微量元素。绿肥植物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和含氮化合物,能提高土壤肥力,施肥量需考虑多种因素。

①绿肥种类多样,产量各异。紫云英是广泛种植的牧草,养羊效果好,含氮量高,可用作肥料。豆科牧草如大豆、蚕豆、豌豆等含氮量较低,需额外施氮肥。②不同绿肥对氮、磷、钾的吸收能力不同,如紫云英钾吸收高,豌豆氮吸收高。绿肥品种的肥料吸收能力也各异,紫云英吸收量高,蚕豆以氮为主。③绿肥作物的养分需求差异大,紫云英需磷、钾,豌豆需氮。适当增加氮肥施用量,因为绿肥作物主要通过叶片、根瘤和种子吸收养分,土壤氮素供应占需求量的40%~50%,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需结合土壤肥力,适量增加氮肥,确保绿肥作物正常生长。

土壤肥料3.jpg

4、因土、因地施用肥料

施肥应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生育期。沙质土壤应多施酸性肥料,黏性土壤适宜氮肥,砂壤土适合磷肥和钾肥,黏土和盐碱土应增施磷钾肥。酸性土壤可用石灰调节。作物幼苗期需肥少,生长旺盛期和结果期需氮钾多,后期需磷少。水稻多施氮肥,玉米多施磷肥,马铃薯多施钾肥。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土质硬、肥力低,应少施氮肥;华东、中南地区土壤肥沃,宜多施氮肥。南方土壤易缺磷,北方易缺氮,红壤养分低。施肥时需考虑土壤肥力和作物特性。

5、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

有机肥对作物生长至关重要,但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退化。为避免土壤问题,应将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化肥作为追肥。合理搭配可以平衡土壤养分,提高肥料效率和土壤缓冲能力。在施用时,需注意有机肥需要微生物分解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因此要补充有机态氮肥,并与化肥配合使用,以确保作物能有效吸收养分。

综上所述,传统施肥忽视有机和绿肥,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氮磷钾配比不当,施肥时机和方法不合理,导致微量元素缺失。为改善这些问题,本文建议结合绿肥、有机肥和配方肥的综合施肥策略,根据土壤状况和耕作措施灵活选择施肥方法,旨在保护环境和提升作物产量。

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电话:19990789788 座机:0451-82626294 邮箱:19990789788@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革新街140号
Copyright © 2024-2029 NMZFZY.CN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